Good Luck To You!

星空体育全站-切尔西客场大胜,三分稳固前四位置

法甲 12℃ 0

  一、东北亚旅游发展互相依存,

融合度高

  在东北亚诸国中,国与国间的双向旅游交流向来活跃,中日韩更是如此。2015年中国出境日韩游客占总数36%(不含港澳台),三分天下有其一,中国是日本和韩国最大的客源国。当年访华外国游客中,日韩游客也占总数的27%,是中国重要的入境地。2015年,日本游客访华249.77万人次,是中国第二大客源地,韩国游客访华444.44万人次,是中国第一大客源地。不仅如此,日韩间旅游客源互动也非常频繁,且交流密切,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中日韩三国游客流动的规模大,活跃程度高,客源相互依存。东北亚旅游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热络的旅游交流与合作早已是活生生的现实,也为未来的合作提供了稳固的基础,更重要的问题是怎样从长远战略的角度加深东北亚的旅游合作,密切区域间旅游联系,消减旅游合作的障碍,更有效地释放旅游合作的动力。

  二、风物长宜放眼量,整体旅游

  合作是方向

  不平衡是常见的现象,在东北亚的旅游合作也不例外。2004年以前,日本在中国旅游业的入境客源国中长期位居第一,日本游客数量在来华外国游客中约占15%左右,旅游消费占中国旅游外汇总收入的10%以上。2007年,日本来华旅游人数接近400万,而中国赴日旅游人数不足100万。

  2005年之后,韩国取代日本成为中国旅游第一大入境客源国,日本退居第二。日本来华旅游人数从最高时接近400万人次下降到目前不足250万人次。2015年,韩国来华旅游人数比上年增长6.3%,占到中国入境外国游客人数的17.1%;日本来华旅游人数比上年下降8.1%,占中国入境外国游客人数的比例不足10 %。另一方面,中国赴日旅游总体上呈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赴日旅游总人数增长迅猛,逾500万人次,超过韩国成为日本旅游第一大客源国。

  从长远的观点看,起起伏伏是常态。出现当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经济形势、汇率变化、促销方式、产品类型都有影响。固然有很多难以掌控的因素存在,但是就东北亚旅游区域合作的全局看,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可能更有效果。

  对于目的地,应该充分发挥近程优势,中日韩等东北亚国家争取互相互为日常旅游目的地。事实上,当前的中国的“周末出境游”就可以看作日常旅游目的地的雏形。已经有中国游客利用周末的短暂时间访问日本和韩国。不过,大部分旅游目的地还是不能够吸引境外游客的日常随心到访。毕竟,当前签证、交通和相互间的认可了解都是现实问题。反过来,这也为我们提出了未来行动的方向:区域内游客的出访成本大幅削减,相应产品线更为丰富,目的地服务更为周到细致,各国居民间的互访就像日常走亲访友一般自在。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所谓“日常旅游目的地”,才能实现从低频次到高频次访问,从精心准备到率性而行,说走就走。

  要想成为日常旅游目的地,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是关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研表明,2015年到访日本的中国公民游客满意度在东北亚国家里排名第一,在亚洲国家里排名第二。在问卷满意度中,得分最高的三项是美丽程度、卫生设施和信息化程度;在评论调查的满意度中,当地居民的友好态度也为人称道。

  成为日常旅游目的地,也就意味着游客常来,吸引物常新,主客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这首先体现在来往障碍的消除上。签证是一个大关。所幸现在已经有重大的突破。2003年9月15日开始,中国对持普通护照访华的日本游客给予15天以内免签入境待遇。海南岛对包括日本在内的26个国家公民实行15日以内落地免签政策。2015年1月19日,日本也放宽了对华个人游客3年多次往返签证的申请条件,并针对高收入人群,新增了有效期为5年的多次往返签证。日本对中国修学旅游团队实施30天的免签证政策。对行程中有冲绳和东北三县(福岛、宫城、宫城)的游客签发多次往返签证。我们也期待未来包含中日两国在内的东北亚地区间有更多的签证便利化的措施,让签证问题不在是费时费力的问题选项,才能使日常旅游目的地成为现实。

切尔西客场大胜,三分稳固前四位置

  三、双方频繁密切的文化经济交流是日常旅游目的地的基础

  对于日本游客来讲,与中国的联系也萦绕千年。不仅渴望体验中国的文化、山川和美食,由于越来越频密的经济交流。会议商务的客人开始占据重要的位置。统计显示,访华日本游客以会议商务为主要目的有77.81万人次,占比31.15%。而观光休闲为目的的有39.28万人次,占比15.72%。

  对于客源地,应该更多的创造友善亲近的气氛,使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不仅空间相近、心理相通,而且情感相亲、利益相关。最近几年日本来华旅游下滑固然原因复杂,但是和日本来华旅游意愿下降也有非常大的关系。韩国和日本的人均GDP差不多,韩国人口不到5千万,而日本人口有1.27亿,但现在韩国来中国旅游人数远多于日本,这反映出日本赴中国的旅游意愿要远比韩国低。市场结构可以反映更深层次的问题。从旅游目的来看,在2015年日本来华旅游的249.77万人中,77.81万人是出于会议和商务目的(36.3%),观光休闲的仅有39.28万人(15.7%)。而在韩国来华旅游的444.44万人中,110.58万人是出于会议和商务目的(24.9%),观光休闲的有202.24万人(45.5%)。从年龄结构来看,日本24岁以下来华青少年占其来华旅游人数仅有6.7%,而韩国这一比例为10.6%。2014年,一项针对日本国民的在线调查结果表明,对来华旅游表示 “没有兴趣”的接近6成,具体到其后几年,有没有去中国旅游的打算这一问题,表示“没有去过,以后也不打算去”的为73.4%。这种情况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原因,但是双方在未来更多的了解游客的诉求,做更多的工作才是首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地缘相近,文缘相合的优势,才能使得潜在的客源成为现实的市场。2015年5月,二阶俊博先生率3000人大型旅游代表团“日中观光文化交流团”访华,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亲切接见,对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和旅游合作具有很大意义。我们希望,两国人民更多友好的往来,为促进双方互利共赢做出贡献。

  四、成为日常旅游目的地,还需要产业上和投资上的深度合作。

切尔西客场大胜,三分稳固前四位置

  中日双方互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和客源地国,但这只是旅游市场层面的交往,从旅游产业方面来说,深化交流合作的空间还很大。日本是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有很多经验都值得中国借鉴。同时,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赴日之后,如何提供更加让中国游客满意的服务成为日本旅游发展需要迫切考虑的问题。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对日本旅游业进行投资,这是中日旅游交流的新课题。(2015年10月,春秋集团宣布,今后3~5年将在日本开设15—20家酒店;11月,上海豫园旅游商城宣布将出资183亿日元——约合10亿元人民币,收购北海道一家大型滑雪度假村的股份;2016年年初,上海绿地集团称,该集团将与日本最大免税连锁企业乐购仕公司联合出资6000万美元,收购千叶的一个商业中心,以满足中国游客的购物和住宿需求。)。未来彼此间需要简化投资审批与许可程序。放宽高级管理人员、导游、专业厨师等旅游相关工作人员的签证要求。

  实际上,东北亚地区建设日常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是从整体上看待东北亚区域的旅游,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整体共振。这种共振不仅仅体现在整个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突破国家间的障碍,在签证、航权、市场互换等方面持续的取得实质性优化,还体现在与世界其他区域争取客源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整合资源,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自2006年起建立的中日韩三国旅游部长会议机制,在拓宽三国旅游交流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关系、丰富合作内涵等方面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国旅游交流规模从十年前的年1300万人次跃升到2000万人次,增长超过50%。旅游已成为联系三国人民友谊的重要纽带,成为促进三国经贸往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未来,需要更加细致地消解出游障碍。包括促进一揽子便利化政策深化。提升文化、航空、交通、海洋、外交、边境管理等多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分区域分步骤推进免签、免税、航权开放、自然人移动、资本准入等诸多便利化措施。争取让彼此普通游客也能享受免签政策。推动出入境和安检手续的简化,缩短游客通关等候时间,增加消费和购物时间。

  这包括更加人性化,更加便捷的交通环境,有效扩大彼此二三线城市间的合作。东北亚区域内不少城市间空中距离比国内航线还短,要继续推动增加重点集散地城市间增加航线、航班,争取更多二三线城市间开通空中和水上航线,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旅游包机业务,让区域内游客互访更直接、更方便。

  在未来,要注意心理障碍的消解。要为相互间游客提供更友善的舆论氛围和更友善的环境。特别是要善于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用双方老百姓的日常语言来叙说对方游客特别是年轻人群体感兴趣的事情。把旅游的宣传推广到民间去,给游客最需要的信息。让主流旅游客群真切感受期待中的目的地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不仅是当地居民的故乡,也是海外游客休闲度假的美好乐园,能够使得彼此全方面地分享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东北亚是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亚旅游合作是东北亚合作的重要一环。在全球化和区域合作大潮的猛烈冲击下,东北亚旅游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综观这个地区的各种要素,我认为我们应该以互为日常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怎样,积极的推动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是我们大家都乐于见到的。

  杨劲松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为其在中日旅游大连高端论坛上的讲话。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